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

       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Shandong Association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SDAI,以下简称:学会)成立于2018年8月,由山东省内从事人工智能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的科技工作者、研究单位、企业等自愿组成的学术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学会的业务主管部门为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挂靠单位为山东大学。
       2019至2020年度,学会连续两年荣获省科协颁发的“年度学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20年,学会被省科协评为“争先创新学会”、“区域性学术交流活动典型学会”及“脱贫攻坚工作典型学会”。2021年,学会主办的第四届山东省人工智能大会与第二届泰山人工智能产业大会暨第四届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国家战略创新峰会,双双被评为省科协“2021年度学会工作典型案例”;同年,学会还荣获“第十三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优秀组织单位”称号。2022年,学会被省民政厅评为“5A级社会组织”、入选省科协“头雁工程”学会、山东省科协“学会工作综合先进集体”,并于同年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优秀赛区”奖。2023年,学会荣获省社会组织总会颁发的“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入选省科协“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名单并被省科协评为“第十五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优秀组织单位”。2024年,学会入选民政厅“服务高质量发展出彩社会组织”名单,智慧党建和业务立体化协同发展新模式入选省科协“双十”改革品牌试点党建机制创新项目,被省科协评为“第十六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优秀组织单位”,并荣获“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优秀赛区”奖。
       学会秉持“品牌立会、服务强会、汇智赋能、开放共赢”的办会理念,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搭建开放式的交流平台,汇聚行业智慧,促进政、产、学、研、投深度交叉融合,提升山东省人工智能学术研究水平和产业创新能力,服务山东
省新旧动能转换和创新驱动发展,为我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府决策提供服务和支持。同时,学会为会员提供学习交流、协同创新和发展的平台,共同推动行业内的资源共享、技术升级,助力相关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扎实服务我省高质量发展。
       学会业务范围包括:调查研究、学术交流、科技咨询、标准制定、业务培训、会议服务、编辑出版、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科普等。

      学会组织架构学会现有个人会员 10000 余人,单位会员 100 余家。个人会员以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科技人才为主,分布全国各地。理事、监事专家群不仅涵盖了全省人工智能领域的大部分优秀学者,包括一大批国家级人才、省级人才,这些专家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丰硕的学术成果和深厚的学术造诣。同时,学会还拥有以吕雪岭、王春涛、刘利达、郑飞、张睿、冯政、高文飞、王建新、周舰、刘红梅、尹萍等为代表的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的优秀产业界领军人才,他们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创新发展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为学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学会设有秘书处、学术工作委员会、智能产业促进与发展委员会、组织工作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和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已陆续成立了视觉应用与智能技术、职业健康、智能服务、智能安全管理、高等教育、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青年科学家、计算智能、智能制造、优化调度与决策等专业委员会。这些机构的设立为学会的开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关于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