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山东省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大会论坛之人工智能通识课及专业课建设
第二届山东省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大会将于2024年8月18-20日在山东济南召开,大会以凝聚“人工智能+”高等教育新生态发展共识,开创山东省“智能+”高等教育新生态为主题,由大会报告和三个论坛构成。
大会报告将于8月19日上午9点开幕,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胡事民教授,教育部机械基础课程教指委副主任、教育部工科基础课程教指委委员、国家级教学名师、山东大学孙康宁教授,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张广渊教授,智慧树网•AI事业部总经理、国家级行业标准起草人梁建先生做特邀报告,深入探讨高等教育建设理念与战略发展。
三个论坛包括【人工智能通识课及专业课建设论坛】【AI教育革新:重塑数字化教学生态建设论坛】【山东省“111计划”核心课程建设论坛】,将于8月19日下午14点举行,通过报告+研讨的形式,为参会者呈现新理念、新方法的教学改革报告和研讨内容,多维度深入探讨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本文介绍论坛一:人工智能通识课及专业课建设论坛。
论坛名称
人工智能通识课及专业课建设论坛
论坛简介
论坛聚焦于构建全面、系统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旨在提升社会各界对AI的认知与应用能力,促进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论坛将深入剖析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核心要素,探讨如何有效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针对专业课建设,结合教育部“101计划”和山东省“111计划”,论坛将分享前沿教学方法与案例,探讨如何优化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学生掌握行业前沿技术,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论坛还将设立圆桌对话环节,围绕AI背景下的一流课程建设、跨学科融合、人才培养路径等热点议题展开讨论,促进思想碰撞与经验交流。通过搭建这一交流平台,期望能够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战能力的AI人才,共同推动社会智能化进程。
论坛主席
张广渊
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山东省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
山东省“111计划”项目“人工智能引论”课程负责人
个人简介:
张广渊,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兼任山东省高教学会计算机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计算机学会理事,山东信息学会信息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济南CCF YOCSEF AC委员,济南ACM专家委员,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和山东省人工智能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社会普及教育)委员。主要从事智能信息处理、模式识别、数字图像处理、物联网、智能交通及智能汽车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和教研教改20余项;在各级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0余篇;公开出版著作10本,其中专著3本。主持公共基础课“人工智能基础”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山东省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基于本课程产出的教学成果获评山东省第九届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及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020年获评山东省教学名师。
论坛嘉宾
王康 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科事业部计算机分社分社长
个人简介:
王康,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科事业部计算机分社分社长,副编审,教育部慕课西部行工作委员会慕课教学西部行工作组副秘书长。教育部战略性新兴领域教材建设项目、教育部科技伦理教育专项出版负责人,计算机“101计划”《人工智能引论》数字教材负责人,曾参与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兴领域教材研究与实践项目等多项教学改革项目,参编教材1本,获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策划和责编的教材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建设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刘卫国 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个人简介:
刘卫国,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南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一流课程)负责人,教育部国际MOOC平台课程负责人,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主编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获省级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获中南大学茅以升铁路教育专项奖,中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教学团队负责人。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工程、教育信息化。
报告主题:《AI背景下的一流课程建设》
报告简介: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的质量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报告分析了国家级一流课程的核心要求,总结出现代课堂的基本特征;结合课程建设实践,介绍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理念与具体实施路径,提出了融入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内容体系;结合AI大模型的应用,提出了AI赋能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赵宏 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个人简介:
赵宏,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天津市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获得者;获得中国信息协会“2019-2020年度在线教育发展贡献人物”、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之星”、南开大学教学名师、南开大学“课程思政”优秀典型课程等多项荣誉。主持20余项教改项目,发表了20余篇教研论文。教学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针对“钱学森之问”提出了“基于问题逻辑认知模式的成果导向教育(POT-OBE);针对AI对教育的挑战,提出了一种以提升“能力+认知”为目标的5E教学范式。这些研究与教学实践,努力为师生摆脱教与学中的内卷迷茫找到一个突破口,为AI冲击下的教育学科摆脱实质“停滞”提供一个思路。
报告主题:《一种智能时化代背景下的大学教育教学新思路——“人工智能与创新”通识必修课的建设情况分享》
报告简介:“钱学森之问”还没有得到有效回答、高校师生陷入“内卷”困境以及AI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当下教育教学提出了新挑战。在教育教学面临 AI 快速发展之挑战的今日,拥抱 AI 所带来的变化与机遇,是智能化时代教师必备的时代自觉。演讲者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智慧,把“教学之道”作为真正有效教学的根基,围绕人类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提出了以构建学生问题逻辑认知模式为产出目标的成果导向教育方法POT-OBE;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构建了适合我国的知识、能力和认知的三维教育目标;分析了智能时代教育重心已由“知识+能力”到”能力+认知”进行了偏移,提出一种培养学生“能力+认知”的落地——5E教学范式。演讲中基于对“创新是智能化时代主旋律”的基本认识,分享“人工智能与创新”通识必修课基于POT-OBE教育理念和5E教学范式的建设情况。
芦碧波 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个人简介:
芦碧波,男,博士,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2008年06月毕业于吉林大学,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图像/视频处理和分析、目标检测、运动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函评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科普工委执行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技术委员会主任/专家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3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面的学科竞赛获奖30多项。
报告主题:《高校大规模线下人工智能通识课:思路、实践与模式复制》
报告简介: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是当前高教领域的热点。河南理工大学的人工智能通识课自2022年开始授课,迄今为止已经开设2年、教学4轮,覆盖了全校14个学院25个专业的3000名学生。本次报告将介绍河南理工大学人工智能通识课的设计思路、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施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并讨论模式复制到其他高校的成功案例。
曾琼
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副主任、副教授
个人简介:
曾琼,副教授,博导、硕导。现任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副主任、泰山学堂计算机取向教授小组指导成员,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岛分部执委委员、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高等教育专委委员。主要从事科学数据分析、计算机图形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在IEEE TVCG、PR、CVMJ、CGF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十余篇。承担“101计划”首批教材试点应用项目,主持校级教改项目2项;获山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比赛三等奖、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山东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国大学生软件创新优秀指导教师奖等荣誉。
报告主题:《基于“101计划”建设成果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教学探讨》
报告简介:山东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是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该专业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入选教育部计算机领域“101计划”首批教材试点应用项目课程并开展了系列课程改革。本报告将围绕山东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从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资源、教学反思等方面,介绍本课程在理解、应用以及落地“101计划”成果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实践经验,探讨关于如何在“111计划”契机下探索山东省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建设和改革方法的思考。
郭长友 德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院长、教授
个人简介:
郭长友,博士,教授。现任德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院长。主要在计算机网络以及相关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共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EI检索13篇,参与省级课题3项。先后开设《离散数学》(省级精品课程)《计算机网络》《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等课程。主编或参编教材8部,2008年,获德州学院优秀教材一等奖;同年获德州学院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5年,获“德州学院实践创新名师”,2017年,被评为德州学院“优秀教师”。近年来,指导学生科技文化创新大赛,获得国家一等奖3项,取得国家二等奖16项,国家三等奖及省级奖励多项。2024年7月,“多模态融合下的项目式教学实践课程教学案例”获得“2024年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大会教学案例大赛二等奖”。
报告主题:《德州学院人工智能通识课建设的探索》
报告简介:为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工智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按照山东省高校重点领域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建设工作(简称“111计划”)的要求,结合德州学院“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应用型大学”的建设目标。坚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国际先进理念,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在教材选取、课堂教学设计、师资团队建设等工作开展探索。注重学生学习素养体系的建立,包括信息素养内涵与外延下的数字素养、数据素养等学习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于晓梅 山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系教授
个人简介:
于晓梅,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数据分析、医学数据挖掘、个性化推荐等;承担国自然基金项目3项、省自然基金等9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80多篇;撰写科研专著2部,获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一直从事全校公共基础课和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先后承担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任务。牵头编著专业教材2部,作为副主编参与编写高校教材3部;发表教研论文20余篇;主持校级及以上教改项目14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牵头申报并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校级优秀教材奖1项;指导本科学生高水平竞赛、项目、发表SCI论文等,获国奖5项、省奖多项。
报告主题:AI赋能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改革及数字资源建设
报告简介:为塑造“人工智能+”高等教育新生态,我校加快《人工智能》课程建设。针对存在的知识体系学术化、教学模式简单化、实践特色不突出、教学资源少、评价体系不全面等,提出三个问题:通识课程教学中如何兼顾广度和深度?内容上如何平衡基础内容与发展前沿?在专业学习中如何呈现本课程学习成果?突出 “家国情怀为核心、智慧教学为手段、数字资源为支撑,创新实践为亮点”,从AI赋能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改革及数字资源建设展开讨论。
刘丽 山东女子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副教授
个人简介:
刘丽,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数字化、群智感知网络、社交网络等;承担省级科学研究课题5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20多篇;撰写科研专著1部;获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20余项。一直从事全校计算机通识教育及专业课程教学,担任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院长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主编专业教材4部;发表教研论文10余篇;主持校级及以上教改项目1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指导本科学生高水平竞赛、项目等,获国奖3项、省奖20余项。
报告主题:“AI+新文科”地方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改革探索
报告简介:如何推动新文科教育“脱虚向实”,提升学生数字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是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时代命题。立足地方高校“AI+新文科”改革,我校着力推进AI赋能新文科专业建设,以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为切入点,打造人工智能课程实践体系。报告结合我校《人工智能基础及应用》通识课程资源建设及课程改革,从AI赋能建设立体化课程资源,混合式教学打造实践应用场景,智慧评价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等方面,探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学生数智素养的新路径。
论坛日程
8月19日14:00-17:30
14:00-14:05
《论坛致辞》
王康 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科事业部计算机分社分社长
14:05-14:35
《AI背景下的一流课程建设》
刘卫国 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14:35-15:05
《一种智能时化代背景下的大学教育教学新思路——“人工智能与创新”通识必修课的建设情况分享》
赵宏 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15:05-15:35
《高校大规模线下人工智能通识课:思路、实践与模式复制》
芦碧波 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15:35-15:50
茶歇
15:50-16:10
《基于“101计划”建设成果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教学探讨》
曾琼 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
16:10-16:30
《德州学院人工智能通识课建设的探索》
郭长友 德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院长、教授
16:30-16:50
《AI赋能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改革及数字资源建设》
于晓梅 山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系教授
16:50-17:10
《AI+新文科”地方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改革探索》
刘丽 山东女子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副教授
17:10-17:30
Panel研讨:山东省“111计划”项目“人工智能引论”课程内容优化及教学改革
主持人:张广渊 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大会日程
时间 |
日程 |
报告人 |
|
8月18日 |
14:00-21:00 |
会议报到 |
|
18:00-20:00 |
工作晚宴 |
||
20:30-22:00 |
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 高教专委会年度工作会议 |
|
|
8月19日上午 |
9:00-9:10 |
山东交通学院 校领导致辞 |
|
9:10-9:15 |
省人工智能学会领导致辞 |
|
|
9:15-9:20 |
高等教育专委会领导致辞 |
|
|
9:20-9:30 |
全体参会代表合影 |
|
|
9:30-10:10 |
报告一:特邀报告 |
报告人:胡事民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 清华大学教授 |
|
10:10-10:50 |
报告二:特邀报告 |
报告人:孙康宁 教育部机械基础课程教指委副主任 教育部工科基础课程教指委委员 国家级教学名师 山东大学荣聘教授 |
|
10:50-11:10 |
茶歇 |
||
11:10-11:30 |
报告三:特邀报告 |
报告人:张广渊 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 山东省教学名师 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
|
11:30-11:50 |
报告四:特邀报告 |
报告人:梁建 智慧树网•AI事业部总经理 国际知名学术云平台8年产品及管理经验 国家级行业标准起草人之一 |
|
12:00-14:00 |
午餐 |
||
8月19日下午 |
14:00-17:30 |
论坛一: 人工智能通识课及专业课建设论坛 |
论坛主席:张广渊 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 山东省教学名师 山东交通学院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
14:00-17:30 |
论坛二: AI教育革新:重塑数字化教学生态建设论坛 |
论坛主席:梁建 智慧树网•AI事业部总经理 国际知名学术云平台8年产品及管理经验 国家级行业标准起草人之一 |
|
|
14:00-17:30 |
论坛三: 山东省“111计划”核心课程建设论坛 |
论坛主席:彭朝晖 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入选者 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山东大学(青岛)公共(创新)实验教学中心主任 |
|
18:00-20:00 |
晚餐 |
|
8月20日 |
返程 |
大会注册事宜
一、大会注册
1.注册费标准
会员:1200元/人,非会员:1500元/人。
参会代表可免费注册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个人会员,注册链接:https://member.sdaai.org.cn/register 。
会议提供线上和线下两种缴费方式,交通和食宿费自理。
2.线上缴费和发票下载
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个人会员:请扫码或点击链接登录服务系统
http://member.sdaai.org.cn/login
选择:缴费管理-->在线缴费-->缴纳会议注册费-->缴费类型(第二届山东省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大会),进行在线注册、缴费、发票(会后)下载。
线上注册和缴费中遇到任何问题,请联系学会秘书处:仲国苗 0531-88693017。
3.线下缴费
会议现场支持POS机、微信、支付宝收款。
4.住宿预定
济南维笙雪野大酒店,会议协议价380元/间。
如需会务协助预留酒店房间,请扫描如下二维码进行登记,因会议期间酒店比较紧张,请参会的代表于8月15日前完成登记。
二、会务组联系人
颜廷坤18264137113,朱振方13793100702 。
请参会代表微信扫码加入下面微信群,方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