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委员会简介
1. 开展视觉感知与应用、智能系统技术的创新研究,促进视觉应用与智能技术领域的发展应用。
2. 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高视觉感知与应用和智能系统开发技术水平;
3. 开展视觉应用与智能技术领域的沙龙活动,促进计算机视觉工程的应用;
4. 开展视觉应用与智能技术领域的科普活动,提高全社会的认识水平和智能化意识;
5. 开展视觉应用与智能技术的教育和培训,提高相关委员队伍的业务水平;
6. 推动机器视觉和模式识别学科的发展与学科建设;
7. 将机器视觉技术与工业检测业务相结合,探索计算机视觉工程应用新模式、新思路;
8. 承接学会赋予的其他相关业务。
顺应职业健康智能服务的发展趋势,满足社会和国家的职业健康智能服务技术的需求,营造开放、宽松、交流与合作的学术研究环境,提倡和开展职业健康智能服务领域的前沿性和尖端性科学问题进行原创性研究,大力促进和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培养优秀人才,为职业健康智能服务的研究做出积极的贡献。
积极宣传贯彻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法规;搭建人工智能人才信息交流平台;研发人工智能职业教育的专业相关标准;构建由政府引导的产学研有机服务体系;为企业及高校院所的产品信息、技术信息的宣传推介服务;开展人工智能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提供项目合作研发,技术成果的孵化、转化与转移,研发资源共享,研发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推广服务,行业技术信息传播等服务。
1.组织全体会员开展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创新研究,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安全领域的发展应用;
2.搭建协作交流平台并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的交流活动,提高人工智能安全技术研究水平;
3.组织我省人工智能安全技术研究学科的发展与学科建设。
响应并贯彻落实国家和山东省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工智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能力核心点,共同研讨人工智能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方法和机制,探索和完善人工智能领域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探讨人工智能专业课程建设体系,举办人工智能教育研讨会、教师培训和人工智能学科相关竞赛,推动全省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我省高等学校人工智能领域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
贯彻落实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的文件精神,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有关规定,结合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趋势,以开展我省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为核心,打造产、学、研、赛等学术、产业平台,积极开展普及教育、教学技术交流、师资培养,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1. 严格遵守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的各项组织规定,着力打造省内外青年思想交流的开放平台;
2. 定期邀请国内外学者,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3. 定期开展领域相关技术的咨询、培训与科普活动;
4. 促进研究成果的应用和转化,提升学会和委员会在山东省学术和产业领域影响力。
5. 承担学会相关业务,为政府和社会提供相关服务。
1.面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布局,服务我国计算智能领域的建设与发展。
2.充分发挥专委会在高级机器学习理论、大数据智能理论、类脑智能计算等研究方面的人才技术优势,聚焦计算智能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围绕前沿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增加计算智能创新的源头供给,为推进计算智能发展与深度应用提供强大科学储备;
3.强化计算智能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技术供给和市场需求互动演进,以计算智能技术突破推动领域应用和产业升级,促进计算智能多学科交叉融合;
4.加强计算智能领域的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工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联系与协作,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与实践,推动计算智能领域科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建立,提升解决实际相关应用问题的能力。
1.链接高校与企业的交流渠道,加强智能制造领域产、学、研融合,促进教育界与产业界之间资源结合。
2.深入研究智能制造的相关技术和应用,为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
3.承担智能制造产业规划、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人才培养等工作,推动智能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
4.通过组织论坛、展览、培训等活动,宣传智能制造的应用案例,促进智能制造技术的落地和推广。
5.建立智能制造的标准体系,推动智能制造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高智能制造的标准化水平。
6.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国外智能制造机构和企业合作,推动智能制造的国际化发展。
1.组织会员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域、跨行业的思想交流、科学问题讨论、成果应用及技术合作,促进高水平人才研究水平的提升,营造求真、求新、自由、繁荣的学术氛围。
2.定期邀请国内外学者,组织开展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提高会员的学术水平。
3.协作研究前沿性和尖端性的科学问题,共商技术攻关,促进优化调度与决策不断发展。
4.定期开展领域相关技术的咨询与培训。
5.开展相关研究领域的科普活动,提高全社会的认识水平。
6.促进研究成果的应用和向产品的转化,提升高水平人才在山东省科技活动和学术方面的影响力。
7.为促进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快速成长,定期开展基金申请培训、科研提升计划等活动。
8.承接学会赋予的其他相关业务。
扫一扫
关注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9 SDAA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31-88693017
邮箱:sdaai@sdaai.org.cn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舜华路1500号(山东大学软件学院2区511房间)
工信部网站:http://www.beian.miit.gov.cn
联网备案号:37010102000813